李涛 教授 办公室地址:工学院大楼C308 办公室电话:025-83593805 Email: taoli@nju.edu.cn 个人主页:http://dsl.nju.edu.cn/litao/ 实验室主页: http://slab.nju.edu.cn | |
研究方向: 超构材料与超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微纳光子学设计与器件 开设课程: 《电动力学》,《工学概论》 个人简介: 李涛,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首批“登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5年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2008年留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任教,同年获副教授职称;2013年获教授职称;2015年担任量子电子学与光学工程系执行主任;2020担任现代工学院副院长。曾先后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12年),香港浸会大学(2013年)做访问学者。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研究计划课题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兴趣在超构光子学与集成光学中的新原理和新效应的探索,及其功能和器件的开发。曾获2007、2018中国光学重要成果,2017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在国际会议做邀请报告五十余次。在Nature子刊,Phys. Rev. Lett., Light Sci. Appl., NanoLett.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被引用3200余次,H指数32(WOS-2020年数据)。目前担任ChineseOptics Letters的主题编辑,ScienceBulletin的执行编委,FrontierofOptoelectronics编委,中国材料学会超构材料分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光学学会微纳光子学专委会副主任。 科研成果 代表性论文: 1.BroadbandAchromatic Optical Metasurface Devices 2.A14×14 um2 footprint polarization-encoded quantum controlled-NOTgate based on hybrid waveguide 3.Breakupand recovery of topological zero modes in finite non-Hermitianoptical lattices 4.PlasmonicAiry beam generated by in-plane diffraction 5.CollimatedPlasmon Beam: Nondiffracting versus Linearly Focused 6.Spectraltomographic imaging with aplanatic metalens 7.Plasmonicpolarization generator in well-routed beaming 8.MultiplexedHolograms by Surface Plasmon Propagation and PolarizedScattering 9.BroadBand Focusing and Demultiplexing of In-Plane Propagating SurfacePlasmons 10.Robustand Broadband Optical Coupling by Topological WaveguideArrays 其他 学生荣誉举例: 博士生宋万鸽获得2019年“王大珩光学奖” 博士生陈绩获得2019年江苏省三好学生 博士生王雨淋获得2016年校长特别奖学金 博士生程庆庆获得2015年度全国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博士生李林获得2013年“王大珩光学奖”,江苏省三好学生 本科生龚子伦获得2015南京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本科生陈绩获得2014年南京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