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信息
(一)基本信息
课程号:
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周学时:4
学 分:4
先修课程: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或者普通化学
建议教材:《物理化学》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傅献彩等 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资料:(书籍、文献、网站信息等)
(二)内容简介(>300字)
物理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是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主要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来研究物质变化及与化学变化相关的物理变化中所遵循的规律和基本原理,是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个是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属于化学热力学的范畴;另外一个就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也就是化学动力学问题。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利用物理化学研究问题的一些特殊方法(如热力学方法、动力学方法等),以及其中包括的一般科学方法,掌握针对问题建立假设和模型,并逐渐上升到到理论高度。同时能够结合具体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工学院后续的相关课程(如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等)学习和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打下必要的化学基础。
(三)内容简介(英文)(可选)
二、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通过此课程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或者能力)
物理化学作为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作用是使学生能初步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是要掌握热力学方法,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对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比较理性化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及科研工作的进行打下基础。
通过本学科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的介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特别是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从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和演绎的一般方法,熟悉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的方法,并具备根据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科学方法。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及其在电化学、表面化学等方面的应用。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自学、作习题、及考试等教学环节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其他(其他教师认为学生应该知晓的事项)